儒家哲学

作品数:596被引量:78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黄玉顺蒙培元成中英夏显泽李景林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儒家伦理根基
《百色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07-116,共10页梁富超 路永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刻理解儒家以“仁爱”“礼治”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追寻,并以提升人之道德修养和境界为根本落脚点。儒家的“仁爱”以“爱亲”为核心和基础,扩充至“博爱”后,本质上是一种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儒家哲学 仁爱 礼治 
合内外之道的工夫实践——基于儒家哲学与阿道思想的“共文化性”省思
《文化与传播》2024年第5期125-132,共8页陈群志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2022)。
皮埃尔·阿道指出,西方古代哲学所描述的生活世界与中国哲学中的“修身工夫”并无二致,都存在“天道”与“人道”相贯通的“天人合一”诉求。具体而言,中国儒家哲学中的尊德性与道问学之论,与西方传统中的道德秩序与理智秩序之说具有相...
关键词:精神操存 天人合一 共文化性 修身哲学 儒家哲学 
儒家的道义原则与精神
《文史天地》2024年第10期1-1,共1页陈乔见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看法,说儒家比较强调变通性而不注重原则性。对此批评也罢,欣赏也好,此种观点是很成问题的。儒家哲学与文化中的道义精神便是原则性的极好体现。“道”的本义是人所行之路,引申而有道理、道义等涵义。“义”的本字是“...
关键词:道义精神 变通性 道义原则 儒家哲学 本义 引申 涵义 
儒家哲学中的天命思想研究
《哲学进展》2024年第9期2449-2453,共5页高黎明 
“天命”概念深植于中国传统哲学,“天”被视为万物之源与秩序制定者,“命”是决定个体命运的超然力量。古人视“天命”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人需被动接受。随着时代演进,现代解读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价值实现,展现哲学思想的动态...
关键词:天命思想 儒家哲学 天人关系 
友爱与道德之间的张力及其解决——儒家哲学的回应
《哲学动态》2024年第9期75-84,127,共11页李记芬 李晨阳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先秦儒家成人思想研究”(编号20221BS0023)的阶段性成果。
与包含单向度爱的情感不同,友爱特别强调情感的双向性、相互性,凸显朋友彼此之间的亲密关切,因而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中西哲学历来都十分强调友爱与道德的一致性,相对而言,则对其中的张力有所忽视。进一步地,如何处理这种张力也有待...
关键词:友爱 亲密 道德 儒家 和谐 
试论儒家哲学思想融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
《心理学进展》2024年第8期221-226,共6页郑子钧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儒家思想所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有利于帮助高校学生从容面对挫折、改善其心理素质,对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儒家心理学...
关键词:儒家哲学 高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梁漱溟的八字养生法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4年第8期50-50,共1页裘影萍 
梁漱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民主同盟发起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24岁就登上北京大学讲坛,讲授印度哲学和儒家哲学。他迭经磨难,一生坎...
关键词:民主同盟 梁漱溟 养生法 印度哲学 现代新儒家 社会活动家 爱国人士 儒家哲学 
沉痛悼念成中英先生
《周易研究》2024年第4期13-13,共1页王贻琛 
著名易学家、哲学家成中英先生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日在夏威夷檀香山逝世,享年89岁。成中英先生是国际著名哲学家、当代新儒学代表人物,一生深耕易学、儒家哲学、比较哲学、逻辑学、形上学、知识论、诠释学、管理学、伦理学、美学、政...
关键词:成中英 易学家 夏威夷 诠释学 儒家哲学 檀香山 知识论 逻辑学 
早期儒家哲学中的教育隐喻探微被引量: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年第7期100-113,共14页李林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曙光计划”资助(22SG23)。
隐喻作为人类语言、认知、思维乃至“存在”中的重要议题,值得关注。基于汉字的独特表意系统,早期儒家以仁义为依归,以“成人”为宗旨,借助内发扩充和外铄转化诸种譬喻,殊途同归地辨析人接受教育而“作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儒家教育...
关键词:儒家哲学 教育隐喻 语言 意味 认知 思维 
《流浪地球2》:天下主义、家国思辨与意识形态跨越策略
《视听》2024年第6期73-76,共4页张福星 
中国古代以儒道哲学为基础,形成了一套以家国思辨为基础、以华夷五方为内容的天下观,并在推仁推恩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的天下主义观念。《流浪地球2》借类型优势跨越现实国别与政治隔阂,通过一个“天下尺...
关键词:《流浪地球2》 天下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儒家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