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光耀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1期21-22,共2页PHILOSOPHY DIGEST
摘 要:正如“存在”以多种方式被言说,“无”(das Nichts)同样具有多重含义。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往往将存在混同于存在者,进而又参照着“存在者”、以“存在者”为坐标去理解“无”,将“无”表象为真正存在者的对立概念,或存在者之否定与剥夺。彻底的虚无便是对存在者整体的彻底否定。然而,否定之所以可能,在于存在者整体已然被给出。因此,将无等同于否定就是在将无隶属于存在者之存在或在场,从而错失了对无本身的探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