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军[1]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3年第5期76-83,共8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对话主义文学理论的话语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2AZW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法国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有许多理论家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德里达、拉康、罗兰·巴特、索莱尔斯、克里斯蒂娃等。德里达界定各种传统的西方形而上学的关键在于揭示语言和文字间不稳定的边缘。在这个意义上,汉语真正构成了西方的语言结构的“外部”:但这并非是一种对立或互斥意义上的外部,而是真正游弋于语言内部的开放的、异质性的维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