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颇[1]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
出 处:《中州学刊》1988年第2期60-65,共6页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摘 要:世界性的小说哲理化趋向 哲学君临一切科学,哲学介入文学是早在文学产生伊始就发生了的事情。拿哲学与小说来谈,两千多年前柏拉图的《理想国》可以称为最早的哲理小说。到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文学把哲理小说推上了艺术巅峰。然而,在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象今天这样普遍而强烈的全球性哲学意识。哲学文学在英、法、美、苏、德、日以及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文学中都是颇受欢迎的文学样式。 素不崇尚哲理思维的英国,就小说论,默多克的《网下》、《断手》、《飞离妖人》,威廉·戈尔丁的《蝇王》、《尖顶》、《继承人》,柯林·威尔逊的《哲学家的石头》、《思想寄生虫》、《必要的怀疑》等等,都是以其振聋发聩的哲理底蕴引入注目的。法国一些著名小说家,如维柯斯、罗伯·默奈、赫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