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家乡
出 处:《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6期72-75,共4页
摘 要:艾青诗歌中一直贯穿着两个基本主题,一是人类的命运,二是生死的意义。关于前者已有不少论述,关于后者的研讨尚不多见,现在谈谈我对这方面的粗浅之见。在每一次大的历史变动时期,人们对社会认识的加深,总是伴随着对人生的自我认识的加深。五四以后就是这样。许多人在探求经国济世之道的同时,也在探求人生哲理。不同阶级对此有不同的理解。艾青是在乌云密布的三十年代初期,作为一名“颠覆政府”的政治犯,在身陷囹圄,随时准备迎接生死考验的处境中,来开始思考和表现生死意义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