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经太[1]
机构地区:[1]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文学系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217-223,共7页Social Science Front
摘 要:我常以为,朱熹是一位以理学家的姿态出入文学思想界的人物,而杨万里则是一位以文学家的姿态出入理学思维课题的人物.所谓出入于理学,是指其文学思想的建构深深切入理学之所关注的道德伦理问题,但又不似理学之颇类清谈,而是在相关的具体课题中实现了文学价值、美感经验和理学义理的通会.而所有这些,又莫不体现出独到的个性风格和自家悟境.(一)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引倪思语曰:“窃见秘书监杨万里,学问文采,固已绝人;乃若刚毅狷介之守,尤为难得!夫其遇事辄发,无所顾及,虽未尽合中道,原其初心,思有补于国家,至惓惓也!”这位“脊梁如铁心如石,不曾屈膝不皱眉”(《南京群贤小集·葛天怀小集》)式的性气刚直之士,却又是南宋诗坛上以活泼诗心和活法诗论而著称的诗人,岂不有些奇怪!铁脊石心和幽默诗心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一体并存的关系?这需要从杨万里的道德论说起.其《庸言》十一有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