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外之味

作品数:50被引量:1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凯亚张少康韩经太黄钢王青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新疆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农业考古》《红豆》《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味外之味耐咂摸
《快乐阅读》2024年第7期66-67,共2页王宁 
作家汪曾祺有一本《五味集》。汪曾祺长子汪朗的这本《六味集》(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从书名上看,比五味还多了一味。作者说,所谓六味,写的是味外之味,文章对于食材选择、烹饪技法之类的内容虽有涉及,但更关注与饮食有关的典故逸闻、人...
关键词:汪曾祺 味外之味 文艺出版社 人情世故 五味 
拉萨:味外之味
《西藏人文地理》2020年第1期152-157,共6页闫晗(文/图) 
2019年11月25日,“冬游西藏·共享地球第三极”旅游推介活动在河北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巴桑次仁没有意识到,他的餐馆与剧场,应和了西藏旅游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路线,在为“冬游西藏”提供文化支撑。
关键词:文化支撑 文化交流中心 文旅产业 地球第三极 河北廊坊 西藏旅游 丝绸之路 旅游推介 
味外之味——我的雕塑创作感想
《美术大观》2019年第12期38-47,共10页彭汉钦 
味外之味,是唐代司空图讲诗的审美特征,它以食物为喻,认为食物之美,味在"酸咸之外"。在艺术的创作上,除了我们时常提及的"有意味的造型"这方面之外,其"味"也应都在"酸咸之外"。我的创作方向主要是具象雕塑类,这就使得我不但需要强化造...
关键词:公共澡堂 味外之味 雕塑创作 生命个体 
现象外之象 品味外之味
《世界文化》2018年第2期I0001-I0004,共4页喻建十 
每当谈起中国画的特征时,即便是完全不懂的人也大多会说出“中国画是写意的”之类的断语。诚然此话绝对不错,但是若要添究何谓“写意”,恐怕就不是人人都能说出个—二三的了。其实,从绘画的角度上看,所谓的“写意”可以有“写意画...
关键词:象外之象 味外之味 书画 “写意” 中国画 写意性 写意画 绘画 
诗歌教学的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第4X期73-73,共1页张厚军 
诗歌创造者常常偏于个人抒情,以个人抒情的方式表达一部分人所要表达的思想。诗歌追求艺术之美,或寄情山水,或寄寓抱负,或专注想象。诗歌也常常表现为'味外自有它味''象外自有它象''景外自有它景'。而教师在诗歌的教学中,便要把握这一点...
关键词:诗歌教学 味外之味 象外之象 诗歌创作 
春风解恼诗人鼻 非叶非花自是香——浅析杨万里茶文学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年第11期103-104,共2页郑杰英 
宋代咏茶诗蔚为大观,杨万里的四十篇写茶诗意味深厚,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嗜茶如命的心境,另一方面也将饮茶过程中体会到的"味外之味"融入到自己读书治学的态度上,更表现了其对崇高精神人格的追求。因此,了解杨万里的茶诗,有利于我们更好地...
关键词:杨万里 茶诗 味外之味 
诗味三说
《中华诗词》2016年第8期1-1,共1页林峰 
有味诗之如佳肴之甘美,沁人心脾;又如清音之圆润,怡人耳目。以味论诗也是中国诗学的独特阐述。千百年来,“诗味”论作为评判诗词优劣的价值标准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钟嵘道:“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司空图也说...
关键词:诗味 “韵外之致” “象外之象” 诗词创作 中国诗学 价值标准 味外之味 司空图 
味外之味,沁人心脾
《中华诗词》2016年第3期72-73,共2页宁源声 
唐代司空图论诗,提出了“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等美学命题。这两个命题被宋人归结为“味外之味”。味,指什么?在司空图著作中指的是情趣韵味。“味外之味”,是指诗歌作品对于所写的人生事象和自然物象,不是意尽象中,而是给人...
关键词:味外之味 人心 “味外之旨” “韵外之致” 美学命题 诗歌作品 自然物象 形象感知 
从味觉的生理学角度分析司空图的“味外之味”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年第9期80-81,共2页马颖杰 
韵味说是晚唐司空图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本文旨在利用不同学科的穿插,借用现代科学对味觉的研究,从味觉的生理学角度与司空图诗论本身分析司空图的"味外之味",论证司空图的"味外之味"不仅对作者创作提出了要求,同时也考虑到...
关键词:味觉 味外之味 生理学 
品言外之意,聊味外之味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5年第7期26-26,共1页洪熙 
《端午的鸭蛋》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乃是各地民风民俗和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 与本单元的其他文章相比,《端午的鸭蛋》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先生散文"小...
关键词:精读课文 汪曾祺 民间文化 单元的 民间艺人 人教版 问题设置 试教 全文录入 作品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