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清末遣使驻外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富强 

出  处:《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46-51,共6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摘  要:遣使驻扎外国京城,这是近代国际司空见惯之事,并早已成为世界各独立国家走向国际社会,与其他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促进国际政治、文化和经济交流的一个重要步骤。然而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对于这一流行数百年之久的国际惯例,其反应显得相当的迟钝,迟迟不能接纳.直至1875年马嘉理事件的发生,在北洋大臣李鸿章等人的一再吁请下,清政府才决心行使《中英天津条约》所规定的权利,派遣使臣往驻欧美和日本等国。(一)在西方,人们往往把运行机制健全的外交制度的形成,视为近代外交的开端.而驻外使馆的设立,又被视为近代外交制度形成的两大标志之一。欧洲自经历十七世纪上半叶的“三十年战争”以后,各国先后设置了主管外交事务的中央官署——外交部,确立了常设驻外使馆制度。

关 键 词:李鸿章 遣使 总理衙门 刘锡鸿 使臣 威妥玛 清政府 近代外交 刘瑞芬 曾纪泽 

分 类 号:C55[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