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怡[1]
机构地区:[1]教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学评论》1990年第1期113-122,共10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语言这个牢笼——早期新诗的实践意义中国现代新诗发轫于五四白话诗运动,但中国传统诗歌的危机却很早就暴露出来了。中国古典诗歌诞生在一个“欲从静中来,还向静中消”的文化环境中,亘古不移的山川草木,稳如泰山的方块汉字,很早就在中国古人那里接受着洗涤、打磨,“譬诸地之生木然,《三百篇》则其根,苏李诗则其萌芽由蘖,建安诗则生长至于拱把,六朝诗则其枝叶,唐诗则枝叶垂荫,宋诗则能开花而木之能事方毕。”(叶燮《原诗》)在中国封建文明的鼎盛期。
关 键 词:中国现代新诗 中国古典诗歌 浪漫主义 象征主义 郭沫若 中国诗歌会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现代诗 现实主义 传统精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