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新诗

作品数:209被引量:18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怡陈爱中王学东文学武石永松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习白话诗的韵律美——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白话新诗的选取与教学
《语文月刊》2024年第10期14-18,共5页刘芳 
笔者纵览全套统编版的初中高中语文教科书共11册的内容,当中所收录的中国现当代白话诗歌共有18首(不包括散文诗和外国翻译诗歌)。其中九年级上、下册里的第一单元部分以及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第一单元部分,均有设置白话诗的学习。可见当...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 高中语文 中学语文教学 中国现代新诗 白话新诗 韵律美 第一单元 中国现当代 
中国现代新诗中的外语词演变——以郭沫若诗作中的外语词为例
《汉字文化》2024年第17期97-100,共4页陈施羽 
文章以郭沫若早期和后期诗歌中的外语词为例分析现代汉语词汇的演变,外语词经历了从语言杂糅到语言融合的过程。早期外来语新词出现较多外语词汇和音译词,而后期作品中意译词占据主导,并学习了外语构词法进行新词创造。通过分析这些外...
关键词:外语词 词汇演变 郭沫若 
朱湘:中国现代新诗巨擘的陨落
《江淮文史》2024年第2期71-82,共12页李运明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颗永不陨落的新诗派巨星,他就是闻名遐迩的新诗派诗人朱湘.29岁即离世的他,短暂一生的成就、影响,至今仍为学界津津乐道.
关键词:中国现代新诗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新诗派 朱湘 陨落 离世 
发现牛汉佚诗兼及中国新诗的“西部经验”
《诗刊》2024年第3期134-149,共16页孙晓娅 贾东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历史语境与现代女性诗歌话语的生成及传播研究”(项目批准号:22JJD750035)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古典传统重释重构及其互动关系史研究”(21&ZD267)阶段性成果。
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史上,西部独特的地理、文化所产生的影响颇为深远,催生了牛汉、唐祈、冯振乾、闻捷、郭小川、昌耀、杨牧、灰娃、周涛、章德益等一系列诗人,也引发了1980年代的“新边塞诗”等中国新诗史上重要的诗歌现象。中国新诗...
关键词:中国新诗史 中国现代新诗 牛汉 诗歌现象 郭小川 新边塞诗 章德益 闻捷 
浮躁时代的“诗性智慧” 评紫衣的诗集《那些侵犯的美》
《上海文化》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邓淑月 
“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国的新诗是从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典诗歌发展而来的,在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史上,涌现出多种流行一时的“诗风”,比如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但是诗歌创作如果盲目“追风”,将会造成诗歌...
关键词:诗性智慧 古典诗歌 中国现代新诗 内容与形式 诗稿 诗歌创作 流行一时 发言为诗 
《诗之研究》与《诗学》翻译的价值取向——兼论傅东华“诗学”译介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91-96,共6页余梦成 李直飞 
傅东华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其译介的作品《诗之研究》是第一部翻译成现代中文的西方诗学论著,对我国20世纪以来现代诗学、诗歌理论批评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傅东华对《诗学》与《诗之研究》的翻译入手,分析傅东华翻译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傅东华 《诗之研究》 《诗学》 翻译 中国现代新诗 
中国现代新诗的美国之旅——以美国出版的六部中国现代文学选集为例的考察
《河池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20-28,共9页李佳宸 
随着美国汉学的发展、兴盛,汉学家编纂了供读者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集,其中收录了一定数量的中国现代诗人译作,中国现代新诗在海外的形象在选集中得以建构。文章在梳理美国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选集的基础上,探究美国编纂的中国现代文学...
关键词:英语世界 文学选集 中国现代新诗 美国汉学 
梁宗岱、戴望舒诗论比较
《文艺争鸣》2023年第8期135-141,共7页文学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域外思想资源整理与研究(1907—1949)”(项目编号:21&ZD258)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新诗理论的探讨也日趋深入和活跃,其中,梁宗岱和戴望舒都曾经对新诗理论有所涉及和关注。梁宗岱所著的《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及戴望舒的《望舒诗论》(最初在《现代》杂志发表时的题名,后收入《...
关键词:戴望舒 梁宗岱 象征主义诗歌 中国现代新诗 诗歌观念 新诗理论 诗与真 《望舒草》 
在语言“漩涡”中寻求经典的多样可能——评《漂泊体验与政治无意识:洛夫诗歌研究》
《华文文学评论》2022年第1期142-147,共6页王琴琴 
“诗魔”洛夫(1928—2018)一生笔耕不辍且求新谋变,其诗歌生长繁盛但也表现出“用伤口呼吸”的苦涩,文本本身就蕴含着复杂、丰富的意义。与本土文学不同,作为中国新诗异质空间的存在,无论是极具现代意识的语言品质或策略,抑或诗人辗转...
关键词:中国现代新诗 异质空间 中国新诗 本土文学 洛夫诗歌 政治无意识 诗学意义 现代意识 
中国现代新诗叙事的前世今生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2年第3期61-79,共19页杨四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5BZW123)阶段性成果。
在非抒情的时代,叙事诗学应运而生。中国现代新诗叙事的历史演进经历了晚清至“五四”中国新诗叙事格局的成型,三十年代中国新诗叙事“多声部”书写,四十年代中国新诗叙事的深度熔铸。比起二三十年代中国新诗叙事略显机械的现代化来,四...
关键词:中国现代新诗叙事 现代化 戏剧化 小说化 历史演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