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直飞

作品数:39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主体性文学创作现代文学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大学学报》《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品牌(理论月刊)》《江汉学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沈从文《长河》中“湘西世界”建构的云南路径
《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98-106,共9页李直飞 
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专项“云南社会机制与西南联大文学形成研究(YNWRQNBJ-2019-095)阶段性研究成果。
“湘西世界”是沈从文文学世界的基石。长期以来,“湘西世界”的建构被视为是沈从文从湘西出发,在与北平、上海、青岛等“向东看”的都市体验中对比形成的,但“湘西世界”并非一成不变的,沈从文在抗战时期到达云南,有了“向西看”再次...
关键词:沈从文 《长河》 “湘西世界” 云南 
文学社团与文化机构合作的范例——重识文学研究会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45-54,共10页张志平 李直飞 
云南省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博士生导师团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经济与文学的关系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作为特殊意识的文学已成为常识,但是,文学对经济的能动性往往被研究界所忽略。在许多时候,文学并不是消极的被经济所决定,如文学研究会在与商务印书馆的合作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性。在商务印书馆...
关键词:文学研究会 商务印书馆 文学新机制 
论傅东华《诗歌原理ABC》的命题建构、逻辑进路与时代价值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余梦成 李直飞 
傅东华的《诗歌原理ABC》是其诗学观的具体呈现,该书围绕着诗的产生、诗歌情感、诗人的想象几个核心要点,详细讨论了诗歌的生成过程,是“五四”以来国内第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诗学著作,对现代新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学界对...
关键词:傅东华 《诗歌原理ABC》 命题建构 逻辑进路 时代价值 
《诗之研究》与《诗学》翻译的价值取向——兼论傅东华“诗学”译介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91-96,共6页余梦成 李直飞 
傅东华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其译介的作品《诗之研究》是第一部翻译成现代中文的西方诗学论著,对我国20世纪以来现代诗学、诗歌理论批评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傅东华对《诗学》与《诗之研究》的翻译入手,分析傅东华翻译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傅东华 《诗之研究》 《诗学》 翻译 中国现代新诗 
“龙门阵”里“摆”出的《死水微澜》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75-86,共12页李直飞 
李劼人自小受四川民间摆龙门阵文化的熏陶,熟谙摆龙门阵。在小说《死水微澜》中,李劼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四川人摆龙门阵的具体过程,同时还向读者展示了摆龙门阵是如何影响主要人物的命运的。除此之外,李劼人还将摆龙门阵的叙述手法化用...
关键词:摆龙门阵 李劼人 《死水微澜》 局限 
“西南联大精神”的多维赓续及其当代价值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93-99,共7页余梦成 李直飞 
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专项“云南社会机制与西南联大文学形成研究”(YNWR-QNBJ-2019-095);云南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迹,西南联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爱国主义、民主革命、科学教育、学术自由等内涵的独特的“西南联大精神”,这对当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历史文化的传承、国民精神的建构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我们一直传承下...
关键词:西南联大精神 文学作品 视听艺术 文化建筑 
通达现代中国的火把节——论现代知识分子对云南火把节的再“发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44-149,共6页李直飞 何晓雯 
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专项“云南社会机制与西南联大文学形成研究”(YNWR-QNBJ-2019-095)阶段性研究成果;云南师范大学2022年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中国现代小说研究”。
火把节是云南彝族、白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在许多近现代作家那里,火把节被视为“奇风异俗”,突出其“趣”和“恶”的一面。抗战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知识分子有了切身体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机会,对...
关键词:火把节 现代知识分子 现代中国 
结满“乡愁”的“世外桃源”——西南联大作家的蒙自体验及蒙自形象建构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年第4期360-374,共15页李直飞 
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专项项目“云南社会机制与西南联大文学形成研究”(YNWR-QNBJ-2019-0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西南联大蜚声中外,其办学条件、方式及所取得的成就引发了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当前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将目光聚焦于西南联大在昆明的办学,而对其在蒙自、叙永等地的办学关注较少。针对蒙自办学的研究,仅有《陈寅恪任教西南联大蒙自...
关键词:思想情绪 妇女解放 乡愁 陈寅恪 世外桃源 蒙自 西南联大 形象建构 
“问题小说”如何形成潮流?--论《小说月报》对“问题小说”的推动作用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04-114,共11页李直飞 何晓雯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体制视野下的《小说月报》研究(1910-1931)”(项目编号:17CZW054)。
“问题小说”作为现代文学最早形成的创作潮流,其发展与《新潮》《小说月报》等期刊的推动密不可分。“问题小说”始于《新潮》,推动其形成潮流的却是《小说月报》。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不仅在思想和理论上主动提倡和推动“问题小说”...
关键词:《小说月报》 “问题小说” 潮流 
《青铜时代》关于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2期106-109,共4页宋瑞清 李直飞 
教育部201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民国经济视域中的《小说月报》研究”(15YJC751027);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体制视野下的《小说月报》研究(1910-1931)”(17CZW054)。
王小波的作品风格独特,荒诞离奇的故事背后隐藏着现实的缩影。他的《青铜时代》借用唐人传奇故事,打破了时空界限的束缚,使故事情节在古今之间不停地穿梭跳跃,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再现了一个荒诞的社会。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群深受权力沉重...
关键词:王小波 《青铜时代》 人类生存状态 反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