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

作品数:74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宫爱玲李娜陈绪石杨翰卿郝宇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宁波教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个完整的思想者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24年第2期16-17,共2页铁凝 
早春的时候,差不多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罗丹的作品要来中国了,他的《思想者》,他的《地狱之门》,他的《青铜时代》,他的《加莱义民》,他的《吻》……这些作品将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展出。在罗丹的国家法国,在巴黎瓦雷诺大街的罗丹博物馆,当...
关键词:罗丹博物馆 地狱之门 思想者 《青铜时代》 摄像机 
郭沫若撰著《青铜时代》与《十批判书》考述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年第2期159-173,共15页肖薇 王嘉川 
郭沫若于1943~1944年连续发表了多篇关于先秦诸子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两部著作中,他的学术道路转变、研究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创作历史剧的经验与条件,都影响着这些成果的形成。《青铜时代》诸篇体现了郭沫若...
关键词:郭沫若 《青铜时代》 《十批判书》 先秦诸子学 
“陌生化”的幽会——《故事新编》与《青铜时代》的比较解读
《文化学刊》2023年第8期97-100,共4页宫爱玲 
鲁迅的《故事新编》和王小波的《青铜时代》呈现出相似的“陌生化”的美学特质。“陌生化”通过三条途径表现出来:时空结构交错化、历史化和非幻觉化。时空结构交错化是指将不同时空进行错置和叠印,形成时空的交融状态。作为陌生化的一...
关键词:陌生化 幽会 滑稽 《故事新编》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关于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2期106-109,共4页宋瑞清 李直飞 
教育部201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民国经济视域中的《小说月报》研究”(15YJC751027);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体制视野下的《小说月报》研究(1910-1931)”(17CZW054)。
王小波的作品风格独特,荒诞离奇的故事背后隐藏着现实的缩影。他的《青铜时代》借用唐人传奇故事,打破了时空界限的束缚,使故事情节在古今之间不停地穿梭跳跃,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再现了一个荒诞的社会。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群深受权力沉重...
关键词:王小波 《青铜时代》 人类生存状态 反思 
在重庆,郭沫若撰写了哪些影响深远的史学著述被引量:1
《红岩春秋》2021年第10期54-57,共4页王兆辉 李廷勇 
抗战末期,郭沫若陆续撰写出版了《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等马克思主义史学著述。这些史学论述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中国历史学开展系统研究的时代产物,具有开拓奠基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甲申三百年祭》 中国历史学 史学著述 《十批判书》 时代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 郭沫若 《青铜时代》 
新人自白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1年第8期152-159,共8页李浩然 
《发明家》是我正式在文学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主人公是奇怪的发明家三叔。我真的有个三叔,他没当过老师,更不是发明家。如果非要在三叔身上找一个原型的话,我想说那是我自己。我是文科生,物理化学一塌糊涂,唯一的爱好是写作。高中...
关键词:《黄金时代》 王小波 文学期刊 文科生 音乐性 发明家 《青铜时代》 物理化学 
从《唐人故事》到《青铜时代》——王小波对唐传奇的主题性改写
《当代文坛》2021年第2期198-204,共7页叶端 
王小波的《唐人故事》和《青铜时代》均改写自《太平广记》。这不仅得益于他童年的阅读经验,也因为唐传奇中人物个性的舒展、蕴藉的豪侠精神与他相契合。他反复重写这些题材,将其故事和人物化为己用,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小说原本的主题...
关键词:王小波 《青铜时代》 《唐人故事》 唐传奇 
《青铜时代》
《陶瓷研究》2021年第1期131-131,共1页晋梦婷 
有趣之人王小波
《初中生》2020年第25期61-63,共3页兰川 
王小波(1952—1997),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著名作家王蒙这样评价他:"王小波是个很有思想的人,我对他充满哲理的散文、论文都很有兴趣。"实际上,王小波不仅有思想,还非...
关键词:著名作家王蒙 《黄金时代》 王小波 《青铜时代》 当代学者 有趣 
叙事艺术中的沉默与发声——读王小波《青铜时代》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16-19,共4页周启星 
在王小波的中篇小说集《青铜时代》中出现了多重叙事结构及表达立场,具有真实与虚假交织网罗以及文本情节随意跳跃的特点。文本跳跃一方面带来了情节分裂和时空错位,人物、叙述者与作者的多重发声形成了"复调",通过发声主体间不同声音...
关键词:叙事 叙事控制 写作姿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