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草》

作品数:20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蓝棣之邓俊能陈定远田光荣李艳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渝州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凯里学院学报》《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梁宗岱、戴望舒诗论比较
《文艺争鸣》2023年第8期135-141,共7页文学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域外思想资源整理与研究(1907—1949)”(项目编号:21&ZD258)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新诗理论的探讨也日趋深入和活跃,其中,梁宗岱和戴望舒都曾经对新诗理论有所涉及和关注。梁宗岱所著的《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及戴望舒的《望舒诗论》(最初在《现代》杂志发表时的题名,后收入《...
关键词:戴望舒 梁宗岱 象征主义诗歌 中国现代新诗 诗歌观念 新诗理论 诗与真 《望舒草》 
《望舒草》之于戴望舒诗歌创作的意义被引量:1
《长城》2014年第04X期119-120,共2页李艳 
《望舒草》是戴望舒创作的第二本诗集,1933年由现代书局出版。集子收录了戴望舒1927-1932年之间创作的作品,诗集删除了诗人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中不满意之作,加入新作,共收录诗歌41首。这本诗集被施蛰存称之为有一种特殊的"情绪的魅...
关键词:望舒草 戴望舒 我底记忆 情绪基调 施蛰存 诗歌创作 音乐性 自我形象 现代派诗歌 乐园鸟 
桃色的珠在暗夜里绽放——读戴望舒的《寻梦者》
《阅读与写作》2011年第1期18-19,共2页苏文健 
戴望舒是三十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先后出版叫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以上两种又合为《耀舒诗稿》出版)、《灾难的岁月》,存诗九十二首。戴望舒阅《雨巷》一诗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关键词:戴望舒 《寻梦者》 《我的记忆》 《望舒草》 《雨巷》 诗人  现代派 
法国后期象征派对戴望舒创作《望舒草》的影响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1期48-50,共3页马燕 
现代诗派的"诗坛首领"戴望舒以他的创作实践以及他的诗歌理论,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新诗的发展历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诗歌创作和译诗活动是同步一致进行的。戴望舒对法国后期象征派果尔蒙、保尔.福尔、耶麦等人的喜爱,使他自觉地向...
关键词:戴望舒 《望舒草》 象征派 
“为自己制最合自己脚的鞋子”——戴望舒《望舒草》无韵自由诗中的内在音乐精神被引量:1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04-105,共2页田光荣 
戴望舒诗集《望舒草》所建构的无韵自由诗体正是诗人"为自己制作最合自己脚的鞋子"。在向法国象征派借鉴和探索的过程中,戴望舒以极大的艺术热情找到了法国象征派和中国传统诗学的契合点——诗歌内在的音乐精神。
关键词:戴望舒 无韵自由诗 音乐精神 《望舒草》 
论《望舒草》的现代悲秋主题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53-56,共4页邓俊能 
揭示了《望舒草》悲秋主题的现代意蕴,指出戴望舒在"望舒草时期"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一己的爱恋悲欢上,而是自觉地与中国传统"悲秋文化主题"进行结合,进入了一种更深沉的生命体验中。
关键词:望舒草 悲秋主题 生命体验 
戴望舒诗情遥寄《望舒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65-167,共3页李爱梅 
诗人戴望舒把中国旧诗的意象和西方象征诗派的朦胧意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表现与隐藏之间,有节制地把感伤忧郁的内在诗情幻化到《望舒草》中,谱写了一本具现代派意味的、无韵散文化的自由诗集。
关键词:戴望舒 《望舒草》 感伤 诗情 意象 
对“淳朴”与“微妙”的追求——论《望舒草》象征艺术的形成
《科教文汇》2008年第3期152-152,共1页刘婷婷 
戴望舒融合中西诗学对"象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在对"淳朴"与"微妙"诗质的追求中形成了自己的也是成熟的象征艺术特色。
关键词:《望舒草》 象征艺术 形成 
在真实与想象之间——论《望舒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73-80,共8页许江 
文章对诗集《望舒草》的研究涉及三个方面:主题、艺术技巧和风格。主要以戴望舒“诗在真实与想象之间”的理论作为研究的思路和依据,认为《望舒草》所收41首诗歌的主题可以归融为社会人生、爱情、生命与哲学思辩四类;《望舒草》中西交...
关键词:想象 《想舒草》 主题 艺术技巧 艺术风格 象征艺术 文学评论 戴望舒 诗歌 新诗 
若干重要诗集创作与评价上的理论问题被引量: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150-158,共9页蓝棣之 
以 2 0世纪 3 0年代出版的六本诗集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孙大雨的《自己的写照》、孙毓棠的《宝马》、戴望舒的《望舒草》、卞之琳的《鱼目集》以及何其芳的《预言》为“个案”研究的对象 ,围绕着诗歌的形式 ,技巧及评价...
关键词:诗集 诗歌创作 诗歌评价 孙大雨 孙毓棠 卞之琳 戴望舒 何其芳 《宝马》 《望舒草》 《鱼目集》 《预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