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石窟壁画上的梵天形象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士宏 

出  处:《敦煌研究》1989年第1期35-37,43-126,共5页Dunhuang Research

摘  要:梵天,亦称大梵天、大梵天王或梵童子。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创造神,与护持神毗湿奴、毁灭神湿婆并称为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变为佛教世界中的色界天主。每当佛出世,必定最先来请转法轮,而且常与另一位护法神——欲界天主帝释一起,从天而降,侍卫于释迦牟尼佛之左右,称为左右胁侍。从《摩奴法典》所载及有关图像看,行迹不定的被婆罗门教奉为宇宙至高神的梵天,多作四面四臂,形象颇怪诞。那么,佛化以后,梵天仍是保持原来形象,还是按照佛教要求重新塑造,这虽在佛经和佛教艺术中有迹可寻,但都比较朦胧,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上,我们可一睹其形貌。克孜尔石窟第13、17、38、69、100、114、175、186窟,各绘一幅昙摩钳太子求法焚身的本生故事画,描绘释迦牟尼佛前生为昙摩钳太子时,深乐正法,遣使求索。

关 键 词:婆罗门教 克孜尔石窟壁画 大梵天 佛教艺术 释迦牟尼 阿含经 本生故事 创造神 毗湿奴 汉译佛经 

分 类 号:K870.6[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