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美的形式与审美效应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立民[1] 

机构地区:[1]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人文杂志》1989年第4期119-121,共3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摘  要:审美特性是文学的根本问题之一;中国文学理论中明确表示文学审美特性的最高、最核心范畴就是“境界”这一概念。其基本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方面,它体现了中国文学(主要是抒情言志的诗词)创作的内在规律——情感的审美形式化;另一方面,又是把创作——作品——接受三者联结起来的一种审美效应。 本世纪西方著名的现代派诗人、理论家艾略特(T·S·Eliot)曾为新批评理论建立了一个著名观点,即所谓的“客观的相互关系者”(objectiv correlative)。意思是指表达内心情意的艺术的唯一公式,就在於找到“objective correlative”,它是一组物象、一个情境,或一连串的事件。

关 键 词:“境界” 情感的审美形式化 审美效应 美的形式 “境” “兴” 创作主体 起情 情感审美 审美意象 

分 类 号:C55[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