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钊新[1]
机构地区:[1]中南工业大学
出 处:《现代大学教育》1988年第4期107-111,共5页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摘 要:异化是一种变态的社会现象,是自身派生出来反对自身的一种否定力量,是异己向自己的挑战,也是自己能够在自觉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控制和调节的一种非必然的因素。异化的克服就是重新占有对象性的本质。自觉地认识异化才能自觉地消除异化。对教育异化现象的控制、克服和消除,靠我们有自觉的警觉观。触目惊心的事实:教育在异化异化是出现在社会分工以后,从奴隶制社会开始具有的现象,它以劳动异化为过程的起点。劳动的异化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和其它强制一停止。
关 键 词:教育异化 异化现象 劳动教育 社会现象 教育本身 教育领域 教育改革 教师 发展型 道德教育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