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靳洪刚
出 处:《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2期50-64,共15页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摘 要:为了进一步研究“主题突出”及“主语突出”这两种语言分类规律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本文着力研究以英语为母语的成人习得汉语“把”字句的过程。本实验由46个以英语为母语正在学习汉语的成人参加,并采用三种测验方法:语法判断,“把”字句翻译,及故事陈述。实验结果证明:一、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把”字句的过程中对语言分类规律十分敏感,他们首先将其母语的语言分类一主语突出应用到“把”字句的分析上去,之后又逐渐认识到所学语言一汉语,是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别,即主题突出的语言。二、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这种从主语突出到主题突出的“把”字句习得过程说明语言转移(Language transfer)并不是杂乱的由某一种相互无联系的结构到另一种结构的转移,而是在语言分类规律层次上的转移。三、本实验的语法判断及“把”字句运用测试进一步说明“把”字句的习得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把”字句的获得先后是根据:1.“把”之后名词的语法及语义明确与否,2.“把”字句中动词的处置意义的强弱,3.“把”字句本身结构的复杂程度决定的。对于母语是英语的习得者来说,有明确的语法意义,句子结构本身也要求突出主题的“把”字句最先获得,之后才能过渡到语用意义突出,根据上下文所定的“把”字句。总之,本实验给我们的提示是:一、在分析习得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语言基本规律对其过程的影响。二、语言结构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我们应该进一步分析其内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完善我们对某一结构的理解,并改进我们的汉语教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