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钱平青
出 处:《教育评论》1989年第6期5-9,28,共6页Education Review
摘 要:建国以来,中小学的领导体制经历过多次变革,每次变革都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随之对教育提出的要求,逐渐形成了与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学校领导体制。各种不同的领导体制,在模式结构及领导作用方面,都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的特点。一、解放初期的校务委员会制(1949——1952)→校长责任制(1952——1957)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后的七年,是我国恢复国民经济,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历史阶段。
关 键 词:学校领导体制 校长负责制 中小学领导 学校工作 体制变革 校务委员会 校长责任 私立中小学 党支部领导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