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笛[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历史系
出 处:《中国农史》1987年第1期65-81,共17页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摘 要:十九世纪末,随着维新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兴办近代学堂成为有识之士的普遍要求。特别是二十世纪初年清廷实行新政,进行教育改革,推动了近代学堂的出现,农业学堂也随之而起。提倡农学、振兴农业是清末以来所面临的亟迫问题,农业学堂的设立适应了这一需要,所以得到朝野上下的重视,因而在清末民初得到一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农业改良。一、近代农业教育的提出清朝末年,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自然灾害的频繁,再加之外国资本主义对自然经济的破坏,中国农业日趋衰败,导致民生日蹙。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中国农业振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