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永芳[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教育系
出 处:《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第1期69-73,共5页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摘 要:近年来,由于模糊数学的产生,“模糊”一词逐渐流行开来。人们常把难以确定的概念称为模糊概念,把难以理解的语言称为模糊语言,把难以把握的现象称为模糊现象。“模糊”这个本来具有贬义的词,现在成了受人欢迎的术语,这恰好说明,模糊数学提供的方法和原理的确反映了客观世界的一定规律和人们的某种认识倾向。模糊数学的产生不仅是数学领域的一场革命,而且也是对传统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挑战。正因为模糊数学反映了一定的客观规律和认识倾向。
关 键 词:个性倾向性 模糊数学 模糊特征 模糊集合 个性心理学 模糊现象 非此即彼 心理现象 个性问题 模糊概念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