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思焕
出 处:《经济问题》1987年第7期32-33,共2页On Economic Problems
摘 要: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富裕,也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探索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重视生产力的内在潜力,对于我国四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力发展始终是从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变更开始的,而劳动资料又是劳动者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掌握和发明的。那末,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究竞是什么?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关 键 词:劳动者 社会生产力发展 科学技术 四化建设 劳动资料 内在潜力 直接动力 生产实践 生产工具 发展社会生产力
分 类 号:F0[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2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