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场与诗歌语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大为 

出  处:《当代修辞学》1986年第3期3-6,共4页Contemporary Rhetoric

摘  要:从词典中提取两个词,比如"手"、"温情"。孤立地考察它们之中任何一个,得到的只能是干巴巴的概念意义,至多"手"还有贫弱而又极不稳定的表象意义。用一个虚词"的"让它们彼此接触,形成"温情的手"。这时我们就会发现,结构中每一个词的词义都因为对方的存在而发生了"裂变":"手"还是原来的"手",但是由于"温情"的作用,这手很可能是一双女性温存的手:小小的、白晰的、软绵绵的,带着一重依人的情感色彩。"温情"也因为"手"而具体化了,能让你用视觉、触觉以至嗅觉去感受。如果再让一个词组"可握住的"作用于它们。

关 键 词:语义场 组合场 诗歌语言 语义学 多义 逻辑意义 概念意义 

分 类 号:H05[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