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木之
出 处:《汉语学习》1980年第6期37-40,共4页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摘 要: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这就有别于完全音素化的拼音文字。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所以如何帮助人们掌握汉字,首先碰到的是字音,于是如何掌握字音就成为历来很多人十分关心的问题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曾采用过多种方法。那些方法虽然远不能和现行的拼音字母相比,但它们在历史上毕竟都起到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本文就是准备简略地介绍一下一些专家学者关于汉字古代注音法演进过程的大致看法。 在上古时,最初运用的注音法是譬况法。这是一种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注音方法。比如汉代何休注解《公羊传》时,将“乃”“而”两字的读法注为:“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因为这是比方出来的音,所以我们只能大概领会“乃”“而”两字的发音的不同,但它们的实际读音到底如何,就难以捉摸了。可见譬况法的这种弊病同采用注音法的目的是相互矛盾的,因而到了后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7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