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阎广芬[1]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教育系
出 处:《日本问题研究》1995年第2期50-55,共6页Japanese Research
摘 要:我国女子教育的近代化发端于传教士爱尔德赛于1844年在我国创办的宁波女塾。然而,中国近代女子学校的真正创建,则始于甲午战后,而且主要是通过以日本为媒介、桥梁来进行的。正如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所指出:“从1898年到1914年这段时期,人们可以看到日本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的重大影响。”20世纪前后,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大多假手日本介绍过来。卢梭、达尔文、斯宾塞的著作在中国陆续出版,给20世纪初的妇女解放运动带来了新的起色,从而掀开了女子教育新篇章。 综观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历程与西方教育的传入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代表着三个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以传教士为开端的女子学校的建立,是作为传教事业的附属品,传授的西学知识,是经过教会“净化”的思想与知识,中国女界由此了解的西方文化,不免是片面的、扭曲的。
关 键 词:日本女子教育 留日女子 女学生 近代化进程 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女子教育 留学日本 下田歌子 女子学校 女子留学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