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孔毅[1]
机构地区:[1]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 处:《学术月刊》1996年第2期57-62,23,共7页Academic Monthly
摘 要:本文从“忧君”与“忧位”,“忧国”与“忧生”,“忧道”与“忧贫”等多方面,对汉晋名士忧患意识进行比较论述,认为孔孟先贤的忧患意识是基于道德人格的考虑,虽有积极进取的一面,但有压抑人性,迫使知识分子为皇权而忧、为专制国家而虑的局限性。汉晋之际名士忧患意识主题的演变不仅与汉晋之际儒学衰落、玄学兴起关系密切,也与政局有关,其忧患意识有着批判虚伪名教、尊重个体和推崇个体自由和发展的意义。当然,其忽视国家利益、见利忘义的另一面则应该批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