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岭早古生代两期变质作用:来自松树沟基性岩岩石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的记录  被引量:26

Two Eopaleozoic Metamorphic Events in North Qinling: Petrology and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Evidences from Basic Rocks in the Songshugou Are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晔[1,2] 周汉文[1,2,3] 钟增球[1,2] 向华[1,2] 曾雯[3] 祁冬梅[1,2] 张利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3]中国地质大学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出  处:《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第S1期111-124,共14页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90814004;40873044);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No.02027)

摘  要:多期变质事件的识别,可为复合造山带变质演化的研究提供重要证据.松树沟基性岩记录了早古生代的两期变质事件,为研究北秦岭的演化提供了一个"窗口".野外地质及岩相学研究表明,松树沟榴闪岩呈透镜状分布,从透镜体核部到边缘,退变质程度逐渐增强,逐渐向外围的斜长角闪片岩过渡.在强退变质带中的斜长角闪片岩和含石榴石残余的斜长角闪片岩中,角闪石具有明显的生长环带,核部为阳起石,边缘为镁角闪石.这表明,松树沟的变基性岩从麻粒岩相或角闪岩相退变到绿片岩相后又遭受了后期低角闪岩相变质.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也揭示了变基性岩记录了北秦岭早古生代的两期变质作用:在经历484±4Ma最高变质级别为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后,退变至绿片岩相;在418±5Ma又受到一期变质热作用,使基性岩中的角闪石发生了环带的增生.多期变质事件的识别,可为复合造山带变质演化的研究提供重要证据.松树沟基性岩记录了早古生代的两期变质事件,为研究北秦岭的演化提供了一个"窗口".野外地质及岩相学研究表明,松树沟榴闪岩呈透镜状分布,从透镜体核部到边缘,退变质程度逐渐增强,逐渐向外围的斜长角闪片岩过渡.在强退变质带中的斜长角闪片岩和含石榴石残余的斜长角闪片岩中,角闪石具有明显的生长环带,核部为阳起石,边缘为镁角闪石.这表明,松树沟的变基性岩从麻粒岩相或角闪岩相退变到绿片岩相后又遭受了后期低角闪岩相变质.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也揭示了变基性岩记录了北秦岭早古生代的两期变质作用:在经历484±4Ma最高变质级别为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后,退变至绿片岩相;在418±5Ma又受到一期变质热作用,使基性岩中的角闪石发生了环带的增生.

关 键 词:北秦岭 基性岩 早古生代 变质作用 角闪石环带 锆石U-PB年代学 岩石学 矿物化学 

分 类 号:P5[天文地球—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