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华

作品数:39被引量:46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变质作用华夏地块锆石U-PB年龄早古生代深熔作用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矿物学报》《地球科学进展》《海相油气地质》《新疆石油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东南沿海晚白垩世长屿火山的活动过程与古环境意义被引量:9
《岩石学报》2022年第5期1419-1442,共24页贺振宇 颜丽丽 褚平利 向华 蒋子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070、42002070、42172034)资助。
火山是唯一能够直接反映地球深部存在岩浆的地球动力学现象,对于地球气候演变和宜居性具有重要影响。相比年轻火山,古老火山因其活动过程完整、且可能剥蚀出露多阶段火山喷发产物及岩浆通道、岩浆房等,从而为揭示火山岩浆系统演化和火...
关键词:硅质火山作用 火山岩相 古环境 丝炭化木 中国东南沿海 
地幔橄榄岩中锆石稳定性的相平衡模拟及其壳幔相互作用意义被引量: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2期309-326,共18页向华 郑建平 李毅兵 张泽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72067、41930215);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自主基金课题(编号:J1901-11)资助。
锆石是各种岩石中常见的副矿物,不仅是最佳的定年矿物,且其微量元素、同位素还记录岩石形成演化过程的大量信息.关于地幔橄榄岩等超基性岩中出现锆石的报道越来越多,但通常认为超基性岩SiO_(2)不饱和,不太可能结晶锆石,导致其成因和来...
关键词:锆石 斜锆石 相平衡模拟 地幔橄榄岩 超基性岩 
青海共和盆地东北部干热岩岩浆侵位结晶条件及深部结构初探被引量:12
《岩石学报》2020年第10期3171-3191,共21页贠晓瑞 陈希节 蔡志慧 何碧竹 张盛生 雷敏 向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先导研究项目(A1903);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项目(JYYWF20180903、J1901-11、J1901-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12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重大专项(GML2019ZD020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006、DD20190060、DD20190131);青海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SF-109)联合资助。
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结合处的共和盆地记录了复杂的构造、岩浆、变质和沉积作用事件,是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构造-岩浆演化的关键地区。近年来,共和盆地花岗岩类高温干热岩的发现使得该区成为新型地热资源的战略基地。然而,有关干热岩原...
关键词:干热岩 锆石Ti温度计 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 侵位深度 岩浆结晶温度 共和盆地 
辽东半岛古元古代北辽河群浪子山组巴罗式变质带分布、变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7
《地球科学》2020年第9期3403-3419,共17页文飞 田忠华 刘平华 向华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No.DD20190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672191,41972205)。
巴罗式递增变质带能为地壳增厚及造山作用带来全新的认识.为了解辽东半岛北辽河群浪子山组内巴罗式变质带的野外分布和变质特征,对本溪地区连山关-祁家堡巴罗式变质带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工作.野外填图表明,浪子山组巴罗式...
关键词:巴罗式变质带 辽河群浪子山组 P-T-T轨迹 地壳增厚 岩石学 
苏鲁构造杂岩带乳山地区(石榴)斜长角闪岩P-T演化轨迹及其地质意义——来自岩石学、矿物化学及相平衡模拟的约束被引量:5
《地球科学》2020年第9期3420-3435,共16页朱浩忠 田忠华 王泽利 向华 张书凯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No.DD20190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672191,41972205);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No.GJJ190586)。
大量来自于华北陆块的高压变质岩被发现发育于苏鲁构造杂岩带中,给俯冲带上盘物质如何卷入陆-陆俯冲碰撞作用的研究带来新的契机.通过对乳山地区(含榴)斜长角闪岩进行岩石学、矿物化学及相平衡模拟的研究,发现其保留有3个不同变质演化...
关键词:苏鲁构造杂岩带 石榴斜长角闪岩 P-T轨迹 锆石U-PB定年 相平衡模拟 岩石学 
冈底斯岩浆弧东段变泥质岩的逆时针P-T-t轨迹与构造机制被引量:4
《岩石学报》2019年第2期349-362,共14页康东艳 张泽明 董昕 田作林 向华 莫宣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3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855210;41872064;41602062)联合资助
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岩浆弧东段出露的中-高级变质岩代表岩浆弧的中-下地壳,是研究岩浆弧深部组成与形成演化的理想载体。本文对冈底斯弧东段布久地区的变泥质岩,即石榴石夕线石云母片岩进行了岩石学、相平衡模拟和地质年代学研究。岩石...
关键词:冈底斯岩浆弧 变泥质片岩 逆时针P-T-t轨迹 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部分熔融 地壳加厚 
秦岭造山带武关杂岩石榴黑云片岩的变质作用P-T轨迹与构造意义被引量:4
《岩石学报》2017年第8期2563-2574,共12页江媛媛 向华 张泽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2040);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DD20160201)联合资助
秦岭造山带是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长期汇聚的产物。该造山带以商南-丹凤缝合带为界分为早古生代的北秦岭造山带和晚古生代-中生代的南秦岭造山带。武关杂岩位于南秦岭造山带的北缘,被认为是一套形成于弧前盆地的杂岩,原岩沉积时代为泥盆...
关键词:石榴石成分环带 相平衡模拟 P-T轨迹 武关杂岩 秦岭造山带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变质作用与部分熔融被引量:29
《岩石学报》2017年第8期2313-2341,共29页张泽明 董昕 丁慧霞 田作林 向华 
国家科技重点研究发项目(2016YFC0603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30205;41472056;41602062;41502060);博士后基金(2016M601086;2017T10009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201)联合资助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核心由高级变质岩系和淡色花岗岩构成,是研究碰撞造山作用和板块构造的天然实验室。本文评述了喜马拉雅造山带变质作用和部分熔融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和存在的争议,主要内容包括:(1)造山带核部具有"三明治"结构,高级变质...
关键词:高压变质作用 部分熔融 持续时间 构造叠置 喜马拉雅造山带 
藏南亚东地区早古生代花岗质片麻岩的成因与构造意义被引量:6
《岩石学报》2015年第12期3674-3686,共13页苟正彬 张泽明 董昕 丁慧霞 向华 雷恒聪 李旺超 唐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30205;41472056、40921001、4120203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4022801、1212011121269)联合资助
早古生代的花岗质片麻岩产出在青藏高原南部亚东地区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中。岩石学研究表明,这些岩石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组成,普遍发育片麻状构造。它们的SiO_2含量为68.04%~76.55%,铝饱和指数(A/CNK)为1.04~1.14,属...
关键词:花岗质片麻岩 早古生代 喜马拉雅 安第斯型造山 冈瓦纳 
缅甸硬玉岩中的流体包裹体被引量:5
《岩石矿物学杂志》2015年第3期405-417,共13页祁敏 沈昆 向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基金项目(J1325);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基金(Z1301-a5)
缅甸硬玉岩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的玉石矿床之一,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新特提斯洋缝合带中。研究表明,缅甸硬玉岩是新特提斯洋壳俯冲过程中橄榄岩经高压变质、交代作用形成的。对不同变质程度缅甸硬玉岩样品中的流体包裹体的研...
关键词:硬玉岩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流体包裹体 缅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