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雯

作品数:18被引量:372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华夏地块锆石U-PB年龄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新元古代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矿物岩石》《高校地质学报》《岩石学报》《地球化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湖北峡东地区奥陶系南津关组灰岩中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被引量:2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0年第4期464-478,共15页周北昱 李盼 曾雯 曾薇 汪蕾 刘越 刘影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3061900)。
湖北峡东地区位于华南板块上扬子地块分区,其奥陶系南津关组灰岩中发育大量条带状和结核状硅质岩。在详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些硅质岩进行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其成因及沉积环境意义。结果表明:硅质岩主要由石英、玉髓组成;硅...
关键词:沉积环境 岩石成因 硅质岩 灰岩 地球化学 奥陶系 南津关组 湖北 
黄土坡临江1^#滑坡滑带土的淋溶试验研究被引量:5
《安全与环境工程》2020年第4期53-60,共8页何晨 史婷婷 曾雯 林国华 连志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2058);水利部三峡后续防治规划项目(0001212019C C60 012)。
为研究酸雨淋溶作用下滑坡滑带土水-岩(土)化学作用过程对黄土坡滑坡稳定性的影响,选取长江三峡库区黄土坡临江1^#滑坡主滑带土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pH值酸性溶液土柱淋溶试验,分析黄土坡临江1^#滑坡主滑带土中主要元素在不同pH值条件下...
关键词:酸雨 黄土坡滑坡稳定性 滑带土 淋溶试验 pH值 水-岩(土)化学作用 
浙西毛坦地区基性岩墙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8年第5期582-594,共13页王婷婷 曾雯 周汉文 李益龙 李福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2058);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资金项目(2007002)
江南造山带中新元古代基性岩墙广泛发育,其成因和构造背景的研究对认识江南造山带的构造过程和华南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出露于江南造山带东北段的浙西毛坦地区新元古代基性岩墙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基...
关键词:地球化学 基性岩墙 拉斑玄武岩 新元古代 地幔柱 地壳混染 江南造山带 浙江 
砂岩冻融损伤机制的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被引量:59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第5期879-895,共17页贾海梁 项伟 谭龙 张伟丽 曾雯 曹慎 程超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3022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2228)~~
由于岩石性质的复杂性和环境条件的多变性,岩石冻融损伤并不是单一机制造成的,应是各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往往存在主导性的机制。首先对已有冻融损伤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分析各自的适用条件。之后探讨多孔岩石(以砂岩为例)的孔隙结构...
关键词:岩石力学 冻融损伤理论 砂岩冻融损伤 孔隙结构 热力学原理 损伤的微观观察 冻胀变形试验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加尔路阿甫花岗斑岩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元素和锆石Hf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被引量:2
《地质科学》2016年第1期262-280,共19页靳松 张兆祎 荣桂林 曾雯 林茜 吴立昂 
教育部科技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1301451200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CUGL120280)和新疆国土资源厅地质调查项目(编号:XJQDZ2008-01,XJQDZ2008-03)资助. 致谢 本文得到了新疆国土资源厅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公室的支持,成文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钟增球教授,吴元保教授和河北地质调查院夏国礼教授级高工的指导,参加野外工作的还有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孙志国,许肖斌,马燕冰,李峰,李晓峰,陶光活等,在此一并致谢.
加尔路阿甫花岗斑岩体出露于西准噶尔北部萨吾尔地区,侵入于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二段地层之中,主要矿物组成为斜长石、石英、钾长石、黑云母等。该岩体SiO2为69.54%-71.25%,Al2O3为13.92%~14.93%,K2O/Na2O为1.04~1...
关键词:西准噶尔 加尔路阿甫花岗斑岩 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三峡库区黄土坡临江滑坡体水岩(土)相互作用机理被引量:25
《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第7期1209-1216,共8页江洎洧 项伟 曾雯 JOACHIM Rohn 姚远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C47B0X);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2185)
水岩(土)相互作用与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密切相关。选取仍处于变形阶段的三峡库区黄土坡临江滑坡体为研究对象,以从滑坡不同部位采集的8类滑坡不良地质体(包括滑带土、软弱层、软岩等)为研究样本,追踪测试各样本的矿物类型及含量、化学...
关键词:三峡库区 水岩(土)相互作用 滑坡不良地质体 黏土矿物 同源性 
北秦岭早古生代两期变质作用:来自松树沟基性岩岩石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的记录被引量:26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第S1期111-124,共14页李晔 周汉文 钟增球 向华 曾雯 祁冬梅 张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90814004;40873044);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No.02027)
多期变质事件的识别,可为复合造山带变质演化的研究提供重要证据.松树沟基性岩记录了早古生代的两期变质事件,为研究北秦岭的演化提供了一个"窗口".野外地质及岩相学研究表明,松树沟榴闪岩呈透镜状分布,从透镜体核部到边缘,退变质程度...
关键词:北秦岭 基性岩 早古生代 变质作用 角闪石环带 锆石U-PB年代学 岩石学 矿物化学 
华夏地块古元古代陆壳再造:锆石微量元素与U-Pb和Lu-Hf同位素证据被引量:20
《科学通报》2009年第7期906-917,共12页刘锐 周汉文 张利 钟增球 曾雯 向华 靳松 吕新前 李春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73044);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批准号:200811015);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批准号:06LCD12);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基金(批准号:2004005)资助项目
应用LA-ICPMS锆石U-Pb微区定年和锆石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分析方法,对浙西南景宁三枝树片麻状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花岗岩中几乎所有的锆石都显示典型的韵律振荡环带,Th/U比值较高(均大于0.1),锆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古元古代 陆壳再造 浙西南 
闽西北加里东期混合岩及花岗岩的成因:同变形地壳深熔作用被引量:37
《岩石学报》2008年第6期1205-1222,共18页刘锐 张利 周汉文 钟增球 曾雯 向华 靳松 吕新前 李春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372094);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编号06LCD12);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资金项目(编号2004005)资助
本文选取闽西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中的混合岩和花岗岩为研究对象,以探讨两者之间的成因联系。详细的岩石学和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锆石 U-Pb 年代学研究表明,闽西北混合岩是同变形地壳深熔作用的产物,基底变质岩中的黑云母在较低温...
关键词:混合岩 花岗岩 同变形地壳深熔作用 堆晶 加里东期 闽西北 华南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新元古代变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7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764-774,共11页靳松 张利 钟增球 周汉文 向华 曾雯 刘锐 吕新前 李春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873044);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基金项目(No.2004005);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No.06LCD12)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上部主要由新元古代龙泉群、马面山群和万全群组成.上述3个岩群的变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岩石组合及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它们是华夏地块统一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由片岩类、变粒岩类、石英岩类和...
关键词:变沉积岩 地球化学 原岩恢复和构造环境 龙泉群 马面山群 万全群 华夏地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