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场音乐简介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安中 

出  处:《歌海》2004年第4期34-34,共1页Songs Bimonthly

摘  要:文场音乐委婉缠绵,柔和抒情,是流行于广西桂北一带地区的清唱艺术。文场音乐分为:大调、小调、码头调、过场音乐等四个部分。大调有:越调(又称月调)、丝弦(又称思贤)、南词、滩簧四个。越调适于表现喜悦轻快、舒畅的情调,也能表达悲哀、焦急的心情;丝弦宜于表现叹息、惆怅的情调;南词善于表达悲伤、凄楚的情怀;滩簧宜于表现叙述、怨恨、寂寥等心情。小调有五十多个,情调各异,旋律优美。码头调独具一格,底板多,哼腔也多且长,是文场音乐中最难唱的曲调,老艺人称之为"调中之王"。过场音乐曲牌有六个。这些大小调曲牌的曲调原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时调俗曲,约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9年)传入广西。清末民初(1911年前后)经桂林、柳州名唱家李子忠、金紫臣、章幼圃等人结合桂北方言特点研究改谱,逐渐形成具有桂北地方特色的文场音乐。

关 键 词:音乐 文场 广西 地方特色 特点研究 清末民初 桂北方言 小调 滩簧 情调 

分 类 号:J692[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