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光华[1]
机构地区:[1]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
出 处:《美术观察》1998年第2期50-52,共3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主持人语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美学,并将其方法论引入艺术史研究领域,这对于促进艺术史特别是美术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胡光华辨析了西方一些美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扬弃,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美学是创造美学,关健在于它提示了艺术发展的辩证规律,即创造与接受的辩证过程,对于艺术史研究有重要的开拓性、现实性意义。温故为了知新,继往才能开来。世纪之交,回顾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及其研究状况,从中得出一些带规律性的认识,无疑对于下个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及其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邓福星回顾了本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的历程和学术成果,分别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美术理论研究以及对外国美术的介绍和研究,进行了梳理论述,指出一些主要特点,有助于史论研究者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美术史,特别是现当代美术史。您见过清咸丰七年(1857年)广州佛山人民与入侵英军的激战场面吗?您见过清光绪十年(1884年)在香港举行的“西人赛画”的真实情景吗?……这些以描写当时现实社会生活和时事新闻为内容的近代民间美术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目前仍然为人们所忽略。王树村收集和介绍的这几件作品,可以引起我们对收集近代民间美术资料的重视和研究兴趣。
关 键 词:接受美学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艺术史方法 马克思主义美学 美学方法论 创造美学 美学思想 接受理论 艺术生产 研究对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3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