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范铮
机构地区:[1]天津
出 处:《文史杂志》1994年第1期10-11,共2页
摘 要:公元767年(唐大历二年)秋,杜甫在四川夔州时耳聋了。从此一代诗圣就陷入“耳聋须画字”和“苦恨耳多聋”的耳聋残疾生活之中。杜工部耳聋后笔耕未辍,而且“晚节渐于诗律细”,对于律诗日益向着炉火纯青更高境界的方向发展,继续写出许多不朽的诗篇。杜诗自唐宋以来散佚颇多,据统计现存1458首,其中35岁入长安前仅24首。耳聋后三年内约写出240首诗篇。说明杜甫耳聋后并未消沉。其中涉及到耳聋的共5篇,以耳聋为主题的只有一首,题名为《耳聋》。近年来已出版的各种杜诗选译中都未将这首诗刊入。现根据宋郭知达编《九家集注杜诗》本,将原诗抄录如下,并试浅析之。
关 键 词:耳聋 杜甫 《九家集注杜诗》 《水经注》 《风俗通义》 《高唐赋》 《汉书·艺文志》 《九辩》 《鹖冠子》 中国大百科全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