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任国英[1]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 处:《黑河学刊》1992年第2期105-113,共9页Heihe Journal
摘 要:一、驯鹿文化与分布驯鹿(Rangifer tarndus)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与一般的鹿不同,雌驯鹿也长角。驯鹿的体型独特,它长着马一样的头,鹿一样的角,驴一样的身驱和牛一样的蹄子,在我国很早就被称为“四不象”。驯鹿以食苔藓为生,驯鹿的特殊食料,决定了驯鹿地理分布仅限于苔藓生长的生态环境。早在旧石器时代驯鹿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新石器时代,生活在北半球严寒地带一部分狩猎民族,以驯鹿为主要食物来源。驯鹿在这些民族的社会生活中起着某种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对这些民族的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种以驯鹿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民族的文化可以称之为“驯鹿文化”。当今世界驯鹿文化分布在北纬48°线以北的诸民族之中。北美洲爱斯基摩人(Eskimos)猎捕野生驯鹿(Can bou)为食,北欧的拉普人(Lapps)大规模地驯养和放牧驯鹿,但是,驯鹿文化主体部分保留在亚洲大陆的东北亚地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