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橹[1]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诗探索》2013年第5期30-37,共8页Poetry Exploration
摘 要:诗的懂与不懂的问题,在我国旧体诗的阅读和欣赏中,似乎并不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因为人们对日体诗的理解,除了一些文字典故的障碍会造成所谓的懂与不懂的问题,在对诗的主题和意蕴的把握上,大体都不会有太大的分歧。有一些诗固然可以有多义歧义的理解,但既然能说出它的多义和歧义,证明只是在"懂"的程度和范围上有所不同,而不会用一个"不懂"来做出判断以示对此类诗不屑和轻蔑。可是在现代诗的阅读和欣赏中,一些人则非常理直气壮地以"不懂"为旗帜,公然地宣泄他们对现代诗的轻易地否定。这种情况在对"朦胧诗"的争论中已经有过非常突出的表现。如今时过30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20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