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视域下李商隐无题诗的跨文化美质再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辛红娟[1] 耿会灵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出  处:《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S2期114-118,共5页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青年基金项目(10YJC74011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项目(NCET-12-0558);中南大学升华学者育英计划资助;中南大学博士后基金(120983);第5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31821);中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南大学研究生自主探索创新基金(2013ZZTS122)阶段性成果

摘  要:李商隐独创的无题诗以广博的内容、精美的构思、华美的词藻代表着晚唐诗歌的最高成就,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厚的影响。以接受理论为依据,本文从韵律、意象和意境三方面分析了李商隐无题诗的跨文化美质再现,试图指出:在诗歌翻译中,为了更好地传递诗歌的跨文化美质,译者一定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适度地对诗歌文本中的未定点和空白具体化,争取达到译者的期待视野与原文本的融合以及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译文的融合。

关 键 词:无题诗 跨文化美质 接受理论 召唤结构 期待视野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