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关长龙[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 处:《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25-34,共10页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Research
摘 要:自"六艺"经学化以来,历代文献"礼"目所录多限于三礼疏证诠释及相关研究之作,而于"制礼作乐"的当下资源则别加措置,以至于作为学科范畴的礼学文献散乱难稽。文中从礼之缘起、结构与认同诸角度对礼学既有的资源加以分疏和检讨,厘析其资源为十类:礼经类,指轴心时代"圣言封闭"以前所结集的礼学文献及后世对此之注疏和研究;礼论类,指历代因文献、考古、风俗、义理等而对礼学之意义、仪式、礼器等内容之应然当在情形的研究;礼器类,包括物器、名器和文器三种类型,另外名器所涉及之制度、乐舞、数术因学科发展的成熟而宜别设属类,分别以礼法类、礼乐类、礼术类命之;礼制类、礼俗类、家礼类、方外佛教与道教类,此四类皆为历代不同群体的礼仪实践结晶。希望这一分类对于礼学传统资源的梳理和当下范式的重建能有所裨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