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长龙

作品数:16被引量:3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礼仪韵书礼学礼器敦煌写卷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浙江社会科学》《国际儒学(中英文)》《中原文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礼的义涵与儒家身体观——“礼,体也”故训发覆被引量:1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2年第3期29-34,167,168,共8页关长龙 
“修身为本”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共识,由此带来的形神关系、身心关系、心性关系等等的思考与认知,也成为儒学史上备受关注的议题。这些思考与认知的结果要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得到“体”现,以完成修身的目的,由此遂形成了儒家独有的身...
关键词:礼仪 身体 生命观 成人 人禽之辨 
婚礼亲迎中的告庙礼研究
《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10期46-55,共10页田琛 关长龙 
礼经与早期文献所载的亲迎告庙礼并非限定于亲迎当日,而是在亲迎事宜既定后到亲迎前的时间段内特择一日举行。这一做法也成为唐以来多数朝代天子纳后的惯例。自品官以下至士庶阶层,历代官方礼典则多规定在亲迎当日的清晨告庙,民间婚仪...
关键词:婚礼 亲迎 告庙 礼俗 《仪礼》 
丧礼“双主体”仪式结构略说——以“三礼”所载士丧礼为中心
《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4期98-107,共10页关长龙 
古制茫昧,异说纷纭,而丧礼尤甚。然从现代仪式学的过渡理论而言,丧礼呈现了传统生命理解中“形神分离”的双主体信仰,此在其仪式结构中有着非常明确的安顿脉络:骨肉的安顿仪式由袭于室、敛于堂、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组成,而“所以...
关键词:丧礼 尸体 灵魂 魂车 柩车 
婚礼主体仪式结构的基本范式——以“三礼”所载士婚礼为中心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205-215,共11页关长龙 田琛 
仪式结构可以说是典礼的"基因排列"。在以冠婚丧祭为代表的传统人生四礼中,婚礼是唯一一个由主体本身自主完成的典礼。从结构学的角度来观察,传统婚礼的六礼可以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个环节为阈限前的分隔环节,以亲迎为阈限环...
关键词:婚礼 亲迎 仪式结构 阈限 《仪礼》 《周礼》 《礼记》 
敦煌本《摩诃般若经》残卷缀合研究
《敦煌学辑刊》2021年第1期12-23,共12页关长龙 范丽婷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敦煌残卷缀合总集”(20VJXT012)。
敦煌文献中明确为《摩诃般若经》的写卷共约222号,除其中35号某一卷首尾皆全外,其余皆为残片或残卷。本文通过分析内容、残字、行款以及书风书迹,将其中的十六号缀合为八组,并附上缀合图分别加以叙述,以此为定名和断代研究提供相关线索...
关键词:《摩诃般若经》 敦煌写卷 残片 缀合 
中国礼术传统中的生态思考与实践被引量:2
《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1期105-111,共7页关长龙 
礼术作为中华礼义传统中的"决疑"之术,在中国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广泛的信仰和认同。中国礼术思想以顺从道德建构的本体信仰为宗旨,通过模拟宇宙生化过程的演绎和实物观测归纳的办法,来了解终极本体的应然秩序。究其"决疑"之所据,盖可...
关键词:礼术传统 民间信仰 生态动机 文化遗产 生态结构 
中国传统礼学资源溯论
《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25-34,共10页关长龙 
自"六艺"经学化以来,历代文献"礼"目所录多限于三礼疏证诠释及相关研究之作,而于"制礼作乐"的当下资源则别加措置,以至于作为学科范畴的礼学文献散乱难稽。文中从礼之缘起、结构与认同诸角度对礼学既有的资源加以分疏和检讨,厘析其资源...
关键词:礼学 礼意 礼仪 礼器 
礼器略说被引量:8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6-25,共10页关长龙 
礼器作为礼学传统中的一个概念,因被用于多种语境而致意义所指不一,给礼学的结构理解和实践操作带来了很多困扰。以《礼记·乐记》所论之礼学三要素"礼情"(礼意)、"礼文"(礼仪)和"礼器"为据,结合中华礼学发展史和当代人类学对民间礼仪...
关键词:礼学 礼器 制度 文章 《礼记》 礼仪 礼意 
区域文化史著作的新范本——《浙江文化概论》评
《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154-154,共1页关长龙 
"文化"一词,顾名思义,在中文语境中本指"用文饰来转化",即主体人用"文饰"来实现自己由自然人向文化人的转化,诸如其生存经验的积累、情感表达的增华、伦理秩序的选择、生活习惯的传承等等,皆是文饰的具象化表现。然由文化之词源...
关键词:文化概论 区域文化史 浙江 范本 著作 生存经验 情感表达 伦理秩序 
“断桥”考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95-99,共5页关长龙 
名为"断桥"而实不断的现象并非杭州西湖断桥所独有,而是广泛见载于唐以来的诗文作品中。其本义乃指渔人为方便用簖捕捉鱼蟹等而设的简易梁桥,亦可行人,或写作簖桥("簖"为"断"的后起分别文)。断桥在文人的作品中逐渐被赋予了别离、隐逸...
关键词:西湖 断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