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伦理的“分”与“合”——关于清末“礼法之争”背后的思考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拥军[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2011"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长春130012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9期68-76,共9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法治中国的理论与实践"(14JJD820002);吉林大学廉政专项建设项目"传统治吏经验在当代中国廉政法制建设中的转化与应用研究"

摘  要:清末的"礼法之争"背后实际是主权和"国本"之争,是进化理性和建构理性之间的冲突,是"中国国情论"和"普适经验论"之间的碰撞。这些问题虽发生在当时,但仍及于现在,引发了关于对当代中国法律主体性的思考。

关 键 词:“礼法之争” 中国传统文化 法理派 礼教派 法律主体性 清末修律 

分 类 号:D909.2[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K252[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