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阳朔中学,广西541900
出 处:《物理教学》2001年第2期45-46,共2页Physics Teaching
摘 要: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本)中的光电效应实验是中学阶段唯一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演示实验。课本中的实验装置简洁,原理明显,但很难成功。若仿照一些资料介绍的做法,在弧光灯与锌板之间放置带正电的金属网或者用带正电的玻璃棒来中和一部分从锌板逸出的电子,实验效果会好些。但笔者实施这样的实验教学后感觉到实验复杂化了,不便于教学,其原因在于实验装置多了,在实验前教师得将这部分附加的器材一一介绍并将其作用作一番交代,这就增大了教和学的难度。能否做成象课文叙述的那样既装置简洁又效果明显的实验呢?笔者对此作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摸索.发现用伦琴射线照射锌板可以看到明显的光电效应现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