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出 处:《科学通报》2004年第13期1294-1298,共5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摘 要:黄土高原晚第三纪红黏土地层的成因和沉积环境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是存有争议的科学问题,由于它涉及到红黏土地层能否提取正确的古环境信息等最基础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通过对甘肃西峰赵家川晚第三纪红黏土蜗牛化石组合的组成以及保存方式的系统分析,认为红黏土中的陆生蜗牛化石为原生的生物群落,反映了原始的沉积环境;红黏土中大多数属种为第四纪黄土地层的常见类型,表明红黏土与黄土的形成环境背景是相同的,蜗牛化石的组成提供了该区红黏土陆相风尘沉积成因的生物证据.西峰红黏土蜗牛化石组合记录了6.2~2.4MaBP时期4次大的环境变化,6.2~5.4MaBP为干冷的气候环境,自5.4MaBP之后,气候从暖湿逐步变得冷干,呈明显的阶段性的变化.陆生蜗牛化石记录的气候环境演变历史与北极冰盖的起源、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在大的时段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陆生蜗牛是指示晚第三纪环境变化敏感的环境指标.
关 键 词:晚第三纪 红黏土 沉积环境 生物学 蜗牛化石 古环境
分 类 号:P534[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