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云鹏

作品数:10被引量:12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蜗牛化石记录黄土高原华北地台沉积环境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古地理学报》《地学前缘》《科学通报》《现代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晚奥陶世钾质斑脱岩——SHRIMP测年及其成因环境被引量:27
《现代地质》2012年第2期205-219,共15页陈诚 史晓颖 裴云鹏 王新强 
科技部"973"项目(2009CB42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022;409221062)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上奥陶统金粟山组以深水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含多层桔黄色凝灰质粘土岩。矿物和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其主要由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粘土矿物组成,含少量石英、长石和锆石等中酸性岩浆矿物,富K2O,属钾质斑脱岩;微量元素分析显...
关键词:晚奥陶世 钾质斑脱岩 SHRIMP测年 成因环境 金粟山组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 
华北中元古代陆表海氧化还原条件被引量:12
《古地理学报》2011年第5期563-580,共18页汤冬杰 史晓颖 裴云鹏 蒋干清 赵贵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72022;40921062);国家"973"项目(编号:2011CB808806)资助成果
文石海底沉淀是地球早期大气高CO2浓度、海洋贫氧条件下,CaCO3过饱和而直接沉淀于海底所形成的自生碳酸盐,可反映古海洋贫氧状态。对华北中元古界雾迷山组(ca1.50~1.45Ga)碳酸盐岩的研究发现:潮下带下部黑色纹层石由针状文石假晶等厚...
关键词:中元古代 古海洋条件 文石海底沉淀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华北地台 
华北地台串岭沟组砂脉中自生碳酸盐沉淀和自生黄铁矿——中元古代甲烷厌氧氧化的沉积证据被引量:12
《古地理学报》2009年第4期361-374,共14页汤冬杰 史晓颖 刘娟 王新强 裴云鹏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编号:40621002);教育部创新团队基金(编号:IRT00546);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编号: G0800-06-ZS-319)资助
华北中元古界串岭沟组暗色页岩中普遍发育的砂脉构造被解释为气体逃逸形成的沉积构造。在砂脉和相邻围岩中发现有自生碳酸盐沉淀和自生黄铁矿。自生碳酸盐主要由白云石组成,表现为微晶质条带或隐晶质斑块状胶结物。微晶白云石条带多出...
关键词:自生碳酸盐沉淀 自生黄铁矿 甲烷厌氧氧化(AOM) 砂脉构造 中元古代 华北地台 
甘肃西峰红粘土~4.5Ma孢粉记录的植被转变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被引量:1
《地学前缘》2006年第5期342-348,共7页李杰 旺罗 裴云鹏 彭淑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02029;40271117;40231001;40572105)
甘肃西峰红粘土剖面蕴涵了大量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信息,是重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和气候演化的重要地质记录。通过对红粘土地层孢粉学研究,发现孢粉组合特征在~4.5Ma发生了明显转变,乔木植物花粉明显减少,草本植物花粉大量增加,尤...
关键词:红粘土 孢粉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隆升 
甘肃西峰红粘土地层中蜗牛化石记录的古气候变化周期被引量:9
《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5期663-663,共1页裴云鹏 吴乃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31001和40072099)资助
关键词:古气候记录 变化周期 化石记录 粘土地层 周期性变化 蜗牛 甘肃 气候环境演变 太阳辐射量 
黄土高原西部秦安新近纪风尘堆积的蜗牛化石证据被引量:17
《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4期510-515,共6页李丰江 吴乃琴 裴云鹏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3-SW-1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31001;40072099)资助
对黄土高原西部秦安地区晚新近纪甘肃群中的一套黄土-古土壤序列以20cm间距采集的310个蜗牛化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层与古土壤层中的蜗牛化石全部为陆生种类,以Gastrocopta,Pupilla,Vallonia,Metodontia,Cathaica和Pun...
关键词:蜗牛化石 成因 新近纪 秦安 
甘肃西峰6.2~2.4MaB.P.红粘土中孢粉记录及古植被演化被引量:8
《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4期467-473,共7页李杰 旺罗 裴云鹏 彭淑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102029;40271117和40231001)资助
通过对甘肃西峰赵家川6.2~2.4MaB.P.红粘土地层的孢粉学研究,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带。孢粉组合特征显示该区在此阶段总体为干旱的草原环境,6.2~5.8MaB.P.为灌丛草原;5.8~4.2MaB.P.是稀疏森林草原,植被由大量中生性草本植物和少量喜湿...
关键词:中新世晚期-上新世红粘土 孢粉 甘肃西峰 
晚第三纪红黏土成因和沉积环境的生物学证据:蜗牛化石记录被引量:22
《科学通报》2004年第13期1294-1298,共5页裴云鹏 吴乃琴 李丰江 
黄土高原晚第三纪红黏土地层的成因和沉积环境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是存有争议的科学问题,由于它涉及到红黏土地层能否提取正确的古环境信息等最基础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通过对甘肃西峰赵家川晚第三纪红黏土蜗牛化石组合...
关键词:晚第三纪 红黏土 沉积环境 生物学 蜗牛化石 古环境 
末次盛冰期黄土高原蜗牛化石记录的气候快速变化及其影响机制被引量:28
《第四纪研究》2002年第3期283-291,共9页吴乃琴 刘秀平 顾兆炎 裴云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4 0 0 72 0 99;4 9894 1 70和 4 0 0 2 4 2 0 2 )
本文通过对渭南黄土剖面末次盛冰期地层较高分辨率的蜗牛化石记录研究 ,发现这一时期特征蜗牛种类峰值的演替反映了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和温、湿度的组合关系 ,气候变化显示出百年~千年尺度波动的特征 ,温度的变化明显地要早于湿度 (降水 ...
关键词:黄土高原 影响机制 末次盛冰期 蜗牛化石 气候变化 水热条件 季风 
黄土高原35万年来冬、夏季风变化周期的差异——陆生蜗牛化石的证据被引量:26
《第四纪研究》2001年第6期540-550,共11页吴乃琴 裴云鹏 吕厚远 D.D.Rousseau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 :4 0 0 72 0 99;4 9894 1 74和 4 0 0 2 4 2 0 2 )资助
通过对黄土高原洛川、长武剖面最近 3 5万年来陆生蜗牛化石的高分辨率研究 ,揭示出喜温湿和喜冷干蜗牛种类分别存在不同的变化周期 :喜温湿类蜗牛化石所揭示的东亚夏季风的变化存在明显的 41 0 0 0a和 2 3 0 0 0a周期 ,与地轴倾角和岁...
关键词:蜗牛化石 轨道驱动 黄土高原 冬季 夏季风 黄土-古土壤序列 古气候变化 磁化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