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欧阳健[1]
出 处:《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1-9,17,共10页Journal of Xiamen Educational College
摘 要:纵贯伯夷的人生轨迹,充盈着一股中国独有的“伯夷精神”,它是伯夷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孔子是这种精神权威解读者,他概括的“不念旧恶”、“求仁得仁”的“积仁洁行”,与“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清风高节,抓住了伯夷精神内涵的本质。应该看到,“伯夷精神”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不同好尚和需求的人们对“伯夷精神”有不同的解读;随着时代的前进,经过充实光大的“伯夷精神”,将可能获得现代的意义,或者成为可以现代意识去理解的历史文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