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钟志贤
出 处:《外语电化教学》1989年第3期25-26,39,共3页Technology Enhance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摘 要:探究主客体的关系问题是教学传播活动认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揭示教学传播活动本质的基础。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设计、软件的设计、教学的实施与评估乃至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主客体关系的本质属性是我们进行教学传播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国外把研究此方面范畴领域的学科称为教育传播哲学。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同仁。一教学传播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的探讨可以从哲学认识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研究中得到许多启迪。但是,教学认识论不能等同于哲学认识论。教学认识论认为,教学传播活动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过程。我们不能以机械的方式用哲学认识论来推导教学活动认识论。
分 类 号:G42[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