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守旗[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
出 处:《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行动版)》2005年第6期12-14,共3页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EB010550)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FBB011045)成果
摘 要:一、现代社会:一个高度虚拟的网络社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虚拟的网络社会,虚拟性是网络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 所谓"虚拟",原本是与"现实"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虚拟是对现实性的超越,而且这种超越是有等级和层次的.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序列,可以将虚拟分成三种不同的形式:(1)对实存事物的虚拟,即对象性虚拟或现实性虚拟;(2)对现实超越性的虚拟,即对可能性或可能性空间的虚拟;(3)对现实背离的虚拟,一种对现实而言是悖论的或荒诞的虚拟,即对现实的不可能的虚拟.[1]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