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宝莲[1]
机构地区:[1]韶关学院政治学系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182-185,共4页Social Science Front
摘 要:当代中国社会的诚信危机根源于社会结构和人的生存方式转变中的制度安排上的缺陷,诚信社会的确立首先要倚仗制度的安排与重建,但作为“游戏规则”的规范重建,只有浸淫着正义原则精神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失信惩治机制时,才能真正提供诚信的制度性保障。与此同时,诚信道德的主体特征,决定了道德主体内在向度的诚信价值建构的必要性,当然,这并不是向传统价值建构方式的简单回归,它不应刻意追求社会大众的德性崇高,而是吁求市民社会下的日常生活的理性与规范。
关 键 词:两个维度 内在主体 “游戏规则” 失信惩治机制 制度性保障 制度安排 方式转变 人的生存 社会结构 诚信危机 中国社会 诚信社会 正义原则 主体特征 诚信道德 价值建构 道德主体 建构方式 传统价值 社会大众 日常生活 市民社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