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苏南地区构造-热演化及烃源岩成烃史研究——以圣科1井为例  被引量:2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玉松[1] 郭彤楼[2] 胡圣标[1] 曾萍[3] 陈安定[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2]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昆明650021 [3]江苏石油勘探局地质科学研究院,扬州225000

出  处:《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第6期753-758,共6页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172100)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研项目:南方中古生代热历史及烃源岩热演化资助项目

摘  要:下扬子地区为我国南方重要油气勘探区,圣科1井位于下扬子苏南句容盆地.以其Ro为古温标的热史恢复结果表明,苏南地区整个古生代海相盆地发育阶段热流值相对低而平稳;印支-早中燕山期,基底热流值有所升高;晚燕山期热流值大幅度升高,早白垩世末达到最高古热流(84mW·m-2);进入晚白垩世,热流值开始降低,盆地冷却.盆地演化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喜山四大构造抬升事件,其造成的不整合面上地层剥蚀量分别为400,700,2500,850m,不整合面对应地史时期基底古热流值分别为57,67,84,58mW·m-2生烃史正演计算表明,下古生界烃源岩经历过多期生烃,但二叠系和下三叠统烃源岩只经历了一期生烃过程,盆地沉降史和剥蚀量估算结果分析认为,苏南地区K2-E伸展盆地发育阶段表现为弱拉张,伸展阶段盆地最大沉降量在100m左右.从热史、构造沉降史和烃源岩成熟度史综合分析,苏南地区“二次生烃”的条件不利,

关 键 词:苏南地区 构造-热演化 成烃 烃源岩成熟度 发育阶段 不整合面 油气勘探区 下扬子地区 热流值 地层剥蚀量 盆地沉降史 最大沉降量 构造沉降史 热史恢复 海相盆地 早白垩世 晚白垩世 盆地演化 构造抬升 下古生界 生烃过程 

分 类 号:P314[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F127.53[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