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史恢复

作品数:24被引量:30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胡圣标郭彤楼李亚军李儒峰任战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科学》《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科学》《石油实验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叠合盆地古老地层热史恢复及应用——以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震旦系-寒武系为例被引量:1
《天然气工业》2024年第8期29-43,共15页施亦做 汪泽成 徐秋晨 胡圣标 黄士鹏 姜华 江青春 付小东 李文正 刘人和 刘静江 翟秀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古老海相地层热史恢复——以川东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为例”(编号:4200217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陆相深层超深层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评价技术研究”(编号:2021DJ02)。
由于古温标样品稀缺、热史复杂、方法单一且难以进行有效表征等原因,叠合盆地古老地层热史恢复一直是沉积盆地热史研究的难点问题之一。为此,以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震旦系灯影组与寒武系沧浪铺组为例,探索了可指示叠合盆地古老地层热史...
关键词:四川盆地 川中古隆起 高石梯—磨溪地区 震旦系—寒武系 叠合盆地 热史反演 古温标 
板内裂谷盆地构造反转驱动机制以及对油气的影响——以中非Bongor盆地为例
《地质论评》2024年第S01期239-240,共2页宋一帆 窦立荣 程顶胜 王利 张新顺 胡瑛 杨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92255302);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海外油气地质新理论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超前选区”的成果
陆内裂谷盆地裂后反转的驱动机制一直存在争论,主要集中于垂直地幔上涌还是远端板块间相互挤压作用导致。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是精确限定盆地埋藏—抬升的时间和幅度,以及与同时期构造事件的匹配关系。笔者等采取磷灰石裂变径迹和热...
关键词:中非 裂谷盆地 热史恢复 盆地动力学 
油气田(藏)地质
《中国石油文摘》2022年第5期19-35,共17页
TE112.112022050113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地温场对奥陶系超深层油气的影响——以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为例[刊]/吴鲜,李丹…//石油实验地质.-2022,44(3).-402~412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走滑断裂带奥陶系超深层油气资源类型、油气性质呈现规...
关键词:油气分布规律 深层油气 油气性质 走滑断裂带 资源类型 地温场 热史恢复 油气田 
准噶尔盆地热史恢复及其对早--中二叠世时期盆地构造属性的约束被引量:20
《地质学报》2018年第6期1176-1195,共20页饶松 朱亚珂 胡迪 胡圣标 王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502236);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TPR-2016-03);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7CFB531)资助的成果
大地热流是盆地动力学成因及构造演化过程的客观反映,不同时代、不同动力学背景形成的盆地,大地热流差异极大,因此盆地构造—热演化研究不仅能够揭示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的地温场特点,而且能够有效地约束盆地在特定地质演化历史时期的动力...
关键词:热史恢复 构造—热演化 裂谷盆地 早—中二叠世 准噶尔盆地 
银额盆地苏红图坳陷西部中生界烃源岩热演化史恢复被引量:10
《地球科学》2018年第6期1957-1971,共15页祁凯 任战利 崔军平 陈志鹏 任文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41630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177212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17ZX05005002-008)
苏红图坳陷是位于银额盆地东北部的中生代断陷盆地,含油气资源勘探潜力较大.利用研究区7口井的75个镜质体反射率资料,分析了研究区中生界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及分布特点,银根组烃源岩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苏红图组底部Ro分布在0.6%~1.2%...
关键词:热史恢复 烃源岩热演化 镜质体反射率 中-新生代 银额盆地 石油地质 构造 
川西坳陷鸭子河地区基于多种古温标的钻井热史恢复被引量:5
《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第10期3660-3670,共11页朱传庆 邱楠生 江强 胡圣标 张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2152);国家重点基础发展研究计划(2012CB214703);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2013D-5006-010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YJRC-2013-02)资助
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和伊利石结晶度(IC指数)等古温标恢复了四川盆地川西坳陷的钻井热史,对比了不同温标最高古地温的恢复结果.研究表明,研究区晚白垩世至今总体表现为冷却及抬升剥蚀的过程,地温梯度由约2...
关键词:镜质体反射率 磷灰石裂变径迹 伊利石结晶度 热史恢复 川西坳陷 
利用低温热史恢复大别造山带晚白垩世以来的古高度被引量:6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第S1期247-253,共7页丁汝鑫 陈国能 周祖翼 许长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2131);中山大学青年教师起步资助计划项目(32110-318140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25102750100001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0450536)
造山带古高度的恢复对研究造山过程与古气候有重要意义。利用低温年代学热史数据恢复大别造山带晚白垩世以来的古高度。恢复流程包括将大别造山带低温热史模拟曲线数字化,提取时间温度数据,通过空间插值方法计算研究区域平均剥露厚度,...
关键词:低温年代学 大别造山带 古高度 地形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热史与成藏期判识被引量:12
《沉积学报》2011年第2期395-401,共7页李亚军 李儒峰 陈莉琼 宋宁 方晶 
在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系统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金湖凹陷西斜坡和卞闵杨构造带进行古地温梯度计算和热史恢复。根据镜质体反射率计算出西斜坡的古地温范围介于45.6~128.4℃,古地温梯度为45.5℃/km;卞闵杨构造带古地温为26.4~...
关键词:金湖凹陷 地温梯度 古温标参数 热史恢复 成藏期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热史恢复与成藏期判识被引量:19
《地学前缘》2010年第4期151-159,共9页李儒峰 陈莉琼 李亚军 宋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G19990433;2005CB4221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
在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和包裹体均一温度系统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高邮凹陷主要构造带进行古地温梯度计算和热史恢复。确定了高邮凹陷主要构造单元古地温梯度:镜质体反射率计算出深凹带古地温梯度为35.6℃/km,北斜坡西为43.9℃/...
关键词:高邮凹陷 地温梯度 古温标参数 热史恢复 成藏期 
东海西湖凹陷天外天二井热史恢复被引量:3
《海洋石油》2009年第4期44-47,共4页张洋 
应用结合法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法对东海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南部天外天二井的地热演化史进行了模拟恢复。结果表明,自渐新世至今,总体表现为古地温梯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高的古地温梯度有利于烃源岩的成熟演化与烃类生成;坳陷演化...
关键词:热史恢复 包裹体测温法 结合法 西湖凹陷 天外天二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