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义平[1]
出 处:《现代法学》2005年第3期175-178,共4页Modern Law Scienc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伦理观的变迁与法律权利的发展>(03BFX001)
摘 要:康德围绕解决“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如何可能”这一法哲学问题,通过权利的普遍原则论证了权利的道德哲学基础、权利对于道德的优先性以及一个公民社会的私人权利原则是如何可能的;通过法治的理想社会原则论证了人的两重性、法治国原则以及一个永久和平的伦理的世界共同体是如何可能的。康德法哲学的古典自由主义传统、自然法思想、宪政理念和法治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round a legal philosophical problem (i.e. is it possible for a civil society universally ruled by law to exist?) the general rule of rights arises. Kant expounded the moral an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rights, the priority of rights over morality and the possibility having a private right rule in a civic society. He also observed the duality of human nature, the ruling principle of “Rechtsstaat” in constitutionalism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n eternal peaceful and ethical universal commonwealth. In the classical liberalist tradition, ideas of natural law, constitutional notions and ideals of legality in Kant’s legal philosophy also have a deep influence in the world.
关 键 词:法治理想 法哲学 伦理视域 康德 古典自由主义 公民社会 世界共同体 自然法思想 哲学问题 哲学基础 普遍原则 权利原则 社会原则 永久和平 治国原则 宪政理念 优先性 两重性 道德 论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