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话语构成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清民[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70-74,共5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话语建构表现为学科建制内外两个方面。学科建制内主要体现为文学原理建构模式上,学科建制外表现为民间话语与政治权力系统两个方面。民间话语的形态构成主要体现在文学观念的演进与概念范畴的延续,政治权力系统试图通过控制表述、文本和形象,以达到自己的意识形态目的,文学理论成为权力机制运作过程及其结果的符码化表现。

关 键 词:20世纪40年代 中国文学理论 机制分析 话语构成 学科建制 权力系统 民间话语 话语建构 建构模式 文学原理 概念范畴 文学观念 形态构成 意识形态 运作过程 权力机制 符码化 政治 延续 形象 文本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