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同步增值──关于“以人为本”何以可能的思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志勇[1] 吕彗萍[1] 

机构地区:[1]浙江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4期8-11,共4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规划课题"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境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NX04ZX02

摘  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它倡导以人的价值为本位,这与市场经济的趋利属性之间必然存在张力。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曾指出,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种悖谬现象究竟应该归因为资本主义制度,还是商品经济本身?对这个问题的追问,最终指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以人为本”的可能性。本文认为,商品经济具有使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反向变化的可能性,而要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必须具备必要的制度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提供了可能性根据,因为它提供了实现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共同增长的制度保证。

关 键 词:“以人为本” 人的价值 增值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条件 同步 商品经济社会 资本主义制度 科学发展观 1844年 可能性 人的世界 制度条件 制度保证 马克思 贬值 

分 类 号:F270[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B018[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