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消化—原子吸收测定食品标样中几种痕量元素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建幸[1] 沈晓彭[1] 林义祥[2] 

机构地区:[1]上海市食品研究所 [2]上海医科大学

出  处:《岩矿测试》1989年第3期215-216,共2页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摘  要:测定食品中元素的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中子活化、极谱及分光光度法等,测定前均需将样品无机化。目前最广泛使用方法有干法灰化和湿式消化。干法灰化耗时较长,存在着被测元素的挥发损失和容器吸附等问题,湿式消化时消化剂用量大,使空白值增高。此外,也有用高压密闭溶样法处理食品样品,具有快速、试剂用量少等优点,但在处理纤维素含量高的样品时存在着爆炸的危险。林义祥等利用紫外线作为辐射源,设计制造了紫外消化反应器,具有防污染、防损失、消化时间短及一次可消化20个样品等优点,对生物样品中铅、硒等元素的测定结果显示了该装置的特殊优越性。

关 键 词:食品样品 元素 紫外消化 原吸收 

分 类 号:TS207[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